中国电磁弹射航母引发全球热议,各国评价呈现有趣反差
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突破,在国际军事圈掀起轩然大波。有趣的是,一向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美国军事网站如Defence-Blog、The Word Zone和USNI,这次反而给出了相对客观的评价。但出人意料的是,俄罗斯Top War等知名军事网站却频频出现贬低福建舰的文章。
这些俄媒文章普遍存在几个固定论调:一是质疑福建舰仅能搭载40架舰载机,仍需陆基航空兵支援;二是认为电磁弹射系统存在技术缺陷;三是坚称中国装备都是模仿苏美技术,缺乏原创性;四是质疑训练水平和可靠性。虽然这些观点并非主流,但确实反映出部分俄罗斯人难以接受中国在常规武器领域全面超越的现实。
展开剩余67%更耐人寻味的是,每当中国新型武器问世,俄媒总爱贴上抄袭俄罗斯的标签。就连与俄技术毫无关联的歼-36、歼-50和空警-3000也不例外。这种心态不仅存在于民间,俄罗斯军工界也保持着莫名的优越感:在歼-20量产破百架的2021年,他们仍在向中国推销苏-35;在珠海航展上,俄方代表还大力推荐所谓适合歼-20的177S发动机;最近更宣称要为中国C929客机提供26吨推力发动机。
深入观察后不难发现,从普通网民到高层决策者,不少俄罗斯人仍固执地认为中国军工的成就都源于对俄制装备的仿制。这种认知显然无法解释为何中国能研制出歼-20、歼-35、055等远超俄罗斯水平的先进武器。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特别是印巴空战后,俄罗斯国内呼吁引进中国武器的声音正逐渐增多。
中俄海军现状的强烈对比更凸显了这种心理落差:一边是俄罗斯连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都难以维护,另一边是中国即将服役8万吨级的电磁弹射航母。加上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确实改装自苏联瓦良格号,歼-15也与苏-33存在渊源,这种复杂心态不难理解。但无论如何,这既改变不了福建舰的技术领先地位,也扭转不了俄罗斯海军日渐式微的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海军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选择放弃航母升级而优先维修核动力巡洋舰的决策令人费解。这或许只是为了维持海军最后的尊严象征,尽管从技术角度看毫无意义。相比之下,中国海军更注重实际战斗力的提升。
尽管美国媒体的评价相对客观,俄罗斯网站的观点也略显过时,但这些都不会影响中俄海军的合作关系。对中国海军而言,当前首要任务仍是按计划让福建舰服役并形成战斗力,其他都是次要考量。
发布于:天津市易速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